There can be your advertisement
300x150
《莫斯科不会流泪》拍摄地点:女主角公寓的秘密
影片中的室内设计比任何言语更能体现角色的社会地位
弗拉基米尔·缅绍夫执导的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不仅是苏联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不同时代莫斯科生活风貌的指南。观众见证了女主角们在20年间的生活变化——从集体宿舍到独立公寓。影片中的室内设计比任何言语更能体现角色的社会地位。我们来揭秘拍摄场地以及女主角的公寓如何反映时代精神。
文章重点:
- 大多数室内场景是在真实的莫斯科公寓中拍摄,而非布景搭建;
- 影片结尾凯瑟琳的公寓展现了苏联女性的成就;
- 电影开头的集体宿舍体现了1950年代年轻人的典型居住条件;
- 室内设计准确反映了苏联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
- 家具和生活用品的选择如同那个时代的文献记录。
1950年代的集体宿舍:旅程的起点
电影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典型的莫斯科集体宿舍,三位好友住在这里。室内设计真实再现了战后莫斯科年轻人的生活现实。
- 一间小卧室,三张床,一张共用桌子,个人物品极少——这是成千上万来到首都的年轻女性的生活方式。家具简单、实用,没有装饰。
- 墙壁贴着典型的苏联壁纸,图案细腻。窗户挂着简单的窗帘。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最必需的东西。
- 共用厨房和走廊被展示为居民日常活动和交流的场所。这是集体住宅的真实写照。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斯大林式住宅的公寓
随着剧情发展,女主角的社会地位提升,我们看到了斯大林式住宅中的公寓——这是苏联人富裕生活的象征。
- 宽敞的房间、高高的天花板,与集体宿舍相比显得奢华。木地板、镶边、大窗户——这些都是优质住房的标志。
- 家具变得更加精致,不仅实用而且美观。书架、墙上的画作、优质纺织品一一出现。
- 独立厨房和浴室——那是那个时代任何苏联家庭的梦想。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凯瑟琳的公寓:成功的象征
在影片结尾部分,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凯瑟琳——工厂主任的公寓。室内设计展现了苏联女性可能达到的高度。
- 宽敞的客厅,高质量的家具、电视机、收音机——这是1970年代物质富足的标志。
- 书籍在室内占据重要位置——这体现了主人的学识和文化素养。
- 卧室布置得有品位,一张漂亮的床、梳妆台、优质衣物。
- 厨房配备了当时先进的设备——冰箱、电炉,有充足的烹饪空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家具作为时代标志
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苏联家具在二十年间的变化。
- 1950年代——简单、实用的家具。金属床、朴素的桌子和椅子,装饰极少。
- 1970年代——更加多样化且质量更高的家具。软沙发、餐具架和书籍架、茶几。
- 进口物品的出现——地毯、吊灯、装饰品展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用品作为时代文献
电影制作人精心为每个时代挑选生活用品。
- 收音机、电话、餐具——一切都符合那个时代和角色的社会地位。
- 衣柜里的衣服、梳妆台上的化妆品、书架上的书籍——每个细节都增强了真实感。
- 房间中的电器展现了苏联的技术进步——从简单的收音机到彩色电视。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室内色彩搭配
女主角公寓中的颜色随着时代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 集体宿舍——暗淡、实用的色调。棕色、灰色、白色——没有鲜艳的点缀。
- 中产阶级公寓——出现绿色、蓝色,更饱和的颜色。
- 成功的凯瑟琳的公寓——丰富的色彩搭配、优质面料,精心设计的色调。
照明与氛围
影片中的照明强调了女主角们生活的变化。
- 集体宿舍的照明简单——天花板下一盏灯,没有其他光源。
- 斯大林式住宅中出现了台灯、落地灯——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 凯瑟琳的公寓照明明亮——吊灯、壁灯、台灯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不同时代的厨房
影片中的厨房展现了苏联生活的演变。
- 集体宿舍的共用厨房——空间有限,旧炉灶,共用餐具。
- 斯大林式住宅的独立厨房——空间更大,拥有专属设备,可以正常烹饪。
- 凯瑟琳的现代厨房——冰箱、电炉,有足够空间供家庭用餐。
浴室
- 浴室也反映了女主角的社会地位。
- 集体宿舍的共用浴室——老式卫浴设施,舒适度低。
- 独立浴室——现代卫浴设备、瓷砖、镜子。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儿童房间
影片中只短暂展示了儿童房间的室内设计,因此没有详细描述。但已知房间较小且布置简单:
书桌;
窄床;
衣橱;
书架;
有图案窗帘的窗户;
天花板上的流苏吊灯。
在其中一个场景中提到,萨沙经常用鼓式录音机听音乐——即使在那个时代,这种设备也显得十分稀有。
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室内设计的象征意义
影片中的公寓是苏联社会阶层的缩影。每个室内设计都反映了角色的地位、机会和抱负。
- 从集体宿舍到独立公寓——苏联人通往更好生活的道路。
- 家具、电器、装饰反映了“过好日子”的不同含义。
- 室内设计记录了苏联二十年来生活的变化。
对观众的影响
- 影片中的公寓成为模仿的典范。观众看到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 凯瑟琳的公寓展现了苏联体制的可能性——教育和工作带来福祉。
- 电影塑造了对成功苏联女性应如何生活的认知。
《莫斯科不会流泪》中女主角的公寓是苏联时代的重要文献。它们不仅展示了生活的变化,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机会。影片中的室内设计是通过物品和空间讲述的国家历史。
封面:电影《莫斯科不会流泪》剧照,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