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can be your advertisement
300x150
基础:主要类型与安装方法
基础是任何建筑物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坚固的基础可以防止墙体倾斜和建筑物沉降。基础的类型、深度、加固方式以及浇筑方法取决于土壤类型、施工区域、现场气候以及其他因素。
基础类型
现代建筑使用以下几种基础类型:
- 条形(沟槽)基础,
- 桩基础,
- 板式(实心)基础,
- 柱式(桩)基础。
条形基础是沿建筑物周边和承重墙浇筑的单体混凝土结构。它可靠且安装相对简单,因此是一种通用选择。通常,条形基础是在模板中浇筑,并加入钢筋。
桩基础使用打入地下的混凝土桩或现场浇筑的桩。它用于在不稳定土壤上的大型建筑,将结构荷载传递到更深层、更稳定的土层。

板式(实心、浮置)基础是覆盖整个结构区域的重型钢筋混凝土底板。由于材料消耗高,特别是钢材和混凝土,这种类型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小型、低层住宅。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壤,并能补偿地面移动。此外,基础板还可作为地板的基础。
柱式基础由位于建筑物角落和楼板最大荷载点的垂直支撑组成。柱子可以是混凝土、水泥、砖或金属制成。其低成本和简单性使其成为框架式和木结构建筑的理想选择。
基础加固
基础中的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常用两种方法:水平加固和垂直加固。
水平加固使用平行的钢条来抵抗由不均匀荷载和土壤冻胀引起的压力。
垂直加固主要用于柱式基础,或当基础墙体形成地下室或地面层时作为水平加固的补充。
主要钢筋直径为10至16毫米,用较细的钢筋(8–10毫米)绑扎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电弧焊接或绑扎线(直径3–4毫米)。准备过程至关重要:钢材上的锈蚀或油脂会降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取决于:
- 土壤类型;
- 地下水位;
- 建筑物的结构重要性;
- 冻土渗透深度;
- 结构特征(例如相邻基础、地下室的存在)。
基础的最小深度应为地面以下0.5米,假设土壤为粗砂、中砂或砾砂。在其他情况下,基础通常应设置在冻土线以下,但不得少于0.7米。第一层基础应使用压实的砂、碎石或砾石层。
如何正确浇筑基础
在确定深度、挖掘沟槽和铺设基础后,安装由钉好的木板制成的模板,并用支撑固定。在放置钢筋笼后,准备混凝土混合料。
通常使用M-200混凝土配中粗砂或干净砂。首先按1:3的比例混合混凝土和砂,然后按1:0.681的比例加水。建议在混凝土搅拌机中混合。
专业安装的混凝土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对于DIY项目,分段浇筑更为实用。有两种方法:
- 在整个模板区域内水平分层浇筑。确保各层不要太薄,并避免层间边界与钢筋对齐。
- 分段浇筑,将模板填满至全高。使用倾斜45度的木板分隔,形成更强的斜接缝。
混凝土养护期间,请执行以下操作:
- 用钢钢筋每厘米戳一下新拌混凝土,以排出气泡。
- 使用防水布或塑料布遮挡混凝土,避免阳光直射。
- 保持表面湿润以均匀干燥:前三天每四小时一次,第三到第八天每天三次。
混凝土养护需要28天。
如何将基础整平至零标高
将基础整平至零标高意味着确保所有表面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最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完成。
良好的浇筑使混凝土自然达到水平表面。然而,如果需要调整,则在基础角落至少设置四个参考桩。使用长钢条或木桩作为标记。用水平仪标记零标高,然后在该高度固定一根绳子(鞋带)。这根绳子可作为最终整平的参考。
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简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