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can be your advertisement

300x150

水是如何进入家庭的:从罗马渡槽到厨房水龙头的历史

该页面也提供以下语言版本:🇺🇸🇷🇺🇺🇦🇫🇷🇩🇪🇪🇸🇵🇱

长达两千年的历程

您转动水龙头,热水就流了出来。这太习以为常了,仿佛一直都是这样。但一百年前,人们还得去井边或河边取水,热水则在炉子里烧热。人类是如何从陶罐发展到带恒温器的混合水龙头的?为什么这段历史比看起来更重要呢?

文章要点:

  • 罗马渡槽极其精妙,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已跨越两千年的时光;
  • 家庭供水彻底改变了住宅布局和社交关系;
  • 俄国集中式供水系统直到19世纪才出现,20世纪才普及;
  • 现代供水系统消耗的水量是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倍;
  • 获得清洁水源仍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罗马工程师:当水流入每家每户

让我们从最令人惊叹的说起——古罗马。想象一下:公元一世纪,城市人口达到一百万,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供水系统。这听起来像是幻想?但这是历史事实。

罗马人建造了由11条渡槽组成的系统,总长度超过500公里。这些石制“河流”将山泉的水直接引至城市,跨越山谷和平原。公元前312年建造的阿庇亚渡槽运行了整整一千五百多年。而法国著名的庞杜加尔渡槽虽在五世纪就停止作为供水系统使用,至今仍屹立不倒,令游客叹为观止。

最令人惊叹的不是规模,而是细节。罗马工程师以毫米精度计算坡度:太陡则冲刷墙面,太缓则滞留发臭。他们发明了沉淀池以净化水质、分配水箱以均匀供水,甚至还有最早的水表。

在富有的家庭中不仅有水龙头,还有喷泉、游泳池和带热水供暖的地板。公共浴室消耗的水量相当于今天一个小城市的用水量。罗马人每人每天耗水500至1000升——比现代俄罗斯人还多。

这个工程奇迹后来发生了什么?蛮族在五至六世纪摧毁了渡槽,欧洲倒退了一千年,回到了井和水桶时代。百万人口的罗马变成了只有三万人的小村庄。

来自网站的照片:upload.wikimedia.org

来自网站的照片:upload.wikimedia.org

中世纪:水成为奢侈品

罗马帝国灭亡后,供水系统在欧洲消失了近一千年。城市建在河边,居民用罐子和桶运水。富人雇佣专门的挑水工——这些人整天奔波于各家之间。

中世纪城堡里用水储存在水池,收集屋顶的雨水。骑士们很少洗澡并非因为不爱干净,而是因为每一桶水都来之不易。因此出现了香水——用来掩盖自然气味。

有趣的是,同一时期阿拉伯世界却繁荣发展着供水系统。科尔多瓦、大马士革和巴格达拥有精美的水供给设施,配有喷泉和浴室。十字军首次进入阿拉伯城市时被其奢华所震撼:水直接流进家中,人们每天都能洗澡。

在俄罗斯长期依赖河流和井。木制城市中,供水系统很危险——一点火星就可能引发火灾。水从河里取或在院子里挖井。冬天融化雪——被认为是清洁的水源。

有趣的事实:直到20世纪,俄罗斯城市中仍有挑水工的职业。圣彼得堡的挑水工从涅瓦河卖水,河水被认为比井水更健康。一桶水要价3到5芬尼——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工程复兴:欧洲重新关注舒适

文艺复兴始于14至15世纪,当欧洲城市变得富裕和繁荣时。意大利率先恢复了供水系统——那里保留着罗马传统和文献。

1453年,佛罗伦萨建成了自古代以来的第一座城市供水系统。水从山泉通过陶管输送。不过,这只是一个公共设施——私人住宅仍使用井水长达三百多年。

伦敦于1613年获得供水。新河公司铺设了从哈特福德郡水源出发长62公里的渠道。水通过木管分配,家中安装铅制水龙头。顺便说一句,“管道工”一词在英语中是“plumber”,源自拉丁语“plumbum”(铅)。

有趣的一点:最初的水龙头不是旋转式的,而是提升式的。要打开水龙头需提起沉重的金属杆。这需要力气,因此水龙头通常做得很小——以节约用水。

在巴黎,路易十四时期引入了供水系统。国王建造了宏伟的“马利机器”——由水轮和水泵组成的系统,将塞纳河的水提升至150米高并输送到凡尔赛宫。维持这台机器的费用占王室预算的10%。

俄罗斯供水:从彼得大帝到共产主义

俄国第一个供水系统由彼得一世于1705年在夏宫建造。河水通过木制管道流向喷泉。该系统仅夏季运行——冬季管道会结冰。而私人住宅的供水管道更早出现——在门希科夫宫。

圣彼得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供水系统直到1863年才出现。英国公司建造了涅瓦河上的供水站,铺设了铸铁管道沿主要街道延伸。但费用昂贵——连接费用相当于工人一年的工资。

莫斯科在1804年完成了米特里奇供水系统,但大规模建设始于1874年。水取自米特里奇水源。有趣的是,莫斯科人最初不相信“机器水”,继续从挑水工那里购买河水。

到1917年,供水系统仅限于大城市,且并非所有家庭都有。在集体公寓里一个水龙头服务5到6个家庭。没有热水——它用铜壶和茶炊加热。

苏联大规模建设供水系统始于1930年代。每个新工厂、每个新城都必须拥有供水网络。到60年代,大多数城市公寓都有了供水系统,但热水仍是一种奢侈品。

集中式热水供应直到70至80年代才普及。还记得家里终于通热水时的喜悦吗?不再需要提前计划清洗、在锅里烧水,可以随时洗澡。

来自网站的照片:mos.ru

来自网站的照片:mos.ru

水龙头如何改变家庭:布局的革命

供水系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住房建筑。以前房屋建在水源附近——河流、井、泉水。供水系统使建筑师摆脱了这种束缚。

没有供水系统的房屋厨房是独立的房间或位于院内——因为有火灾风险。有了供水系统后,厨房移入屋内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浴室只在供水系统出现后才诞生。以前人们在澡堂、炉子前的盆里或夏天户外洗澡。最早的浴室是奢侈品——建在地下室或阁楼,远离居住区。

浴室地位的变化也很有趣。19世纪时,人们将它藏在地下室或储藏室。20世纪,浴室成为每套公寓的必备部分。到了21世纪,浴室变成了放松空间——配有按摩浴缸、桑拿和昂贵的卫浴设施。

供水系统的出现也改变了社会关系。以前去井边取水是一种社交活动——邻居们在井边相遇、讨论新闻、谈生意。供水系统使生活更加私密,但也更孤立。

热水:第二次革命

冷水供水解决了送水问题,但没有消除加热的需要。长期以来,热水在炉子里、灶台上或专门的加热器中制备。

第一个热水供应系统出现在19世纪末。在富裕家庭中安装了燃气或燃煤热水器——现代热水器的前身。但这只是奢侈品。

大规模热水供应始于集中式系统。苏联建设了热电厂,同时发电和为供暖及供水提供热水。这一系统非常高效——同时解决了能源和舒适问题。

有趣的是:苏联时期制定了热水消耗标准——每人每天约140升。这被认为足以满足所有生活需要。如今,俄罗斯人平均每天消耗的热水量大致相同,但总体用水量却大幅增加。

从水龙头流出热水真正改变了生活。不再需要提前计划清洗、在锅里烧水、节约每一滴水。洗澡成了每日例行程序,而非每周仪式。

现代系统:智能供水

如今的供水是一个复杂的高科技系统。水经过多级净化,富含有益物质,并由自动化设备控制。

现代水龙头配备恒温器,维持设定温度。感应混合水龙头通过手势自动开启。循环系统确保热水即时供应。

在“智能家居”中,供水集成于整体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打开淋浴、设定特定时间的水温、接收漏水通知。

出现了家庭直饮水系统——从简单过滤器到反渗透装置。许多人不再信任集中式净化,更愿意自己控制水质。

节水技术不断发展。水龙头混合空气减少用水量,不影响舒适度。双模式冲水马桶可节省30%的用水。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技术用途。

生态与经济:舒适的价格

现代供水系统不仅提供便利,也对自然造成巨大压力。一间公寓的水龙头消耗的水量相当于以前整个村庄所需。

现代俄罗斯人每天平均用水200至250升——从饮水到洗澡。对比一下:中世纪城市居民每天仅需20至30升,而某些非洲国家的现代居民一天可能只有15升。

生产和输送热水需要大量能源。为一次淋浴加热的水,所需能量相当于100瓦灯泡工作10小时。

污水处理是另一大问题。排入下水道的所有东西都必须净化到对自然安全的状态。现代污水处理厂是高科技企业,花费数亿卢布。

水的未来:我们面临什么

  • 未来的供水将更加“智能”和环保。人工智能系统将实时分析水质,预测故障并优化用水。
  • 获取饮用水的技术、海水淡化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正在发展。在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这些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 出现闭环供水系统,在家中就地净化和再利用水资源。这类系统已在空间站和实验定居点运行。
  • 未来,每栋房屋可能拥有自己的供水和净化系统,就像今天的许多家庭有太阳能电池板一样。集中式供水可能成为备用而非主要系统。

从罗马渡槽到智能水龙头,历时两千年的历程。最令人惊叹的是基本原则未变:找到清洁水源、将其送入家庭,让每个人都能享用。只是技术与规模发生了变化。

每次转动水龙头,我们都在享受人类几千年努力的成果。这个简单动作背后是文明史、工程思维的胜利和对每个人都能拥有清洁水的持续关注。也许这正是为什么获得水资源被视为人类基本权利之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没有供水系统就没有舒适。

封面来自网站:upload.wikim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