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can be your advertisement
300x150
公社之家:莫斯科的公社住宅是否还有未来?
看着诺金斯基大道上那座泛黄、饱经风霜的房屋,很难想象在80年前它不仅让苏联建筑师惊叹不已,也让世界著名的勒·柯布西耶大为震撼。是谁提出了建造公社住宅的想法?为什么这个项目并未广泛传播?是否可以将这座建筑恢复到原始外观——我们为您讲述关于公社之家最有趣的事实。
地址:莫斯科,诺金斯基大道25号,1号楼
建造时间:1930年
设计者:建筑师莫伊西·金兹堡和伊格纳提乌斯·米利尼
风格:构成主义
莫斯科地图上的公社之家理念与现实:为人民财政委员会员工设计的住宅楼是莫斯科第一座公社住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过渡形式:从资产阶级住房向社会主义公社转变)。根据建筑师的计划,该建筑群应由四栋楼组成,但由于苏联时期的财政限制(这在当时很常见),只建成了三栋。
长达六层的住宅楼平行于诺金斯基大道而建。公社建筑则建在附近:它应容纳厨房、餐厅、图书馆、体育馆和俱乐部区域。居住区通过一个玻璃走廊与之相连——恶劣天气无法阻碍居民的休闲活动。第三栋建筑只有两层:这里是车库和机械洗衣房。
创新之处:公社住宅旨在彻底改变其居民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方式。女性不再需要守在炉灶旁:家庭用餐被定时的集体餐厅用餐所取代。因此,在住宅单元中只保留了“厨房元素”——嵌入橱柜之中。在屋顶,莫伊西·金兹堡设计了一个温室——考虑到莫斯科的天气状况,这是一项颇具争议性的创新。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公寓数量:50间
户型设计:对于1920年代末期而言,公社之家的建筑成为真正的突破。整个六层楼被水平划分为两个部分。底层三楼设有大型公寓(57-60平方米),供有孩子的家庭居住。其上方是供一人或两人居住的小型公寓。所有住宅单元均为两层:由于多层布局,实际居住空间比标称面积大1.5倍。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住宅楼内有几种类型的单元:
F型公寓——最小的单元。通过第五层的公共玻璃走廊进入,经内部楼梯可到达公共区域或向上走同一条楼梯。入口处设有卫生间,淋浴区位于卧室旁。
K型公寓——为大型家庭设计的两层住宅单元。居民拥有两个卧室、一个小厨房、一个天花板高度为4.6米的公共客厅,以及私人露台。
2F型公寓——两个F型单元(14平方米和29平方米)组合而成。这些公寓有两个客厅,天花板高度为3米,配备浴室、卫生间、厨房和天花板高度为2.3米的餐厅。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有趣的是:最初,这座房屋是建在支柱上的,但在1930年代末期,这些支柱之间的空间被填充了。然而,著名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法看到了它原本的模样。据说他深受震撼,于是开始在所有住宅中都采用“支柱式”设计。许多人也指出它与马赛公社单位——勒·柯布西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之间惊人的相似性,后者是在他参观莫斯科后于1940年代建造的。

著名居民:公社住宅创建的主要思想家和金兹堡的密友 尼古拉·米卢廷不仅居住在这座房屋中——他还拥有一间位于住宅楼屋顶的50米公寓(我们现在称之为“顶层公寓”)。
其他著名居民包括苏联现代主义艺术家亚历山大·德涅卡和知名博主安东·诺西克。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是否有类似项目?莫斯科的戈列夫斯基大道上有“建筑师之家”、第二道顿斯基巷上有“纺织学院宿舍”和列斯特夫街上有类似建筑。公社住宅的理念也传播到了萨拉托夫和沃罗涅日等城市。
纺织学院宿舍
命运:在1930年代中期的住房危机期间,大型三室公寓被改为集体公寓,建筑外立面也被涂成了黄色,而非前卫的白红配色。在未进行修复的情况下,这座房屋逐渐衰败:2006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100个濒危遗址”名单,面临毁灭风险。
照片:奥尔加·梅利凯切娃

翻新:2016年,该房屋成为有限责任公司“Liga Prava”的唯一所有者。著名建筑师的孙子阿列克谢·金兹堡受邀领导翻新工作。工程于2017年7月启动,初步估计将持续3至4年。
计划包括将房屋恢复到历史外观:拆除附加的第一层,修复立面,消除增建部分,恢复单元的建筑元素和配色方案。公社区也将得到关注——它将重新获得玻璃立面和原始布局。这座房屋是否会成为酒店或继续作为住宅使用目前尚不清楚。
翻新后的公社之家效果图:有限责任公司“金兹堡建筑师”
效果图:有限责任公司“金兹堡建筑师”
效果图:有限责任公司“金兹堡建筑师”您可能还喜欢:
- 勒·柯布西耶住宅中人们的生活:凯瑟琳·布尔日卡专栏
- 谁和为什么在莫斯科建造了“支柱式”住宅
- 简化建筑:苏联前卫时期的5座建筑







